•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智能装备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 » 正文

    波音设立新研发中心:无人驾驶三大趋势呼之欲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9-15 09:52:36    浏览次数:249    评论:0
    导读

    日前,波音公司宣布将在波士顿设立新的研发中心,联合麻省理工学院发展无人驾驶飞机。从波音此番动作来分析,无人驾驶领域的三大发展趋势呼之欲出。波音设立新研发中心:无人驾驶三大趋势呼之欲出  如今,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以及无人驾驶热潮的持续升温,不仅汽车产业开启了智能化变革,航空领域也加速向这一趋势靠拢

        日前,波音公司宣布将在波士顿设立新的研发中心,联合麻省理工学院发展无人驾驶飞机。从波音此番动作来分析,无人驾驶领域的三大发展趋势呼之欲出。


    波音设立新研发中心:无人驾驶三大趋势呼之欲出
     
      如今,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以及无人驾驶热潮的持续升温,不仅汽车产业开启了智能化变革,航空领域也加速向这一趋势靠拢。
     
      目前,世界通用航空产业面临全新发展机遇,飞行汽车等科技新热日益兴起,空客等传统巨头及一众初创企业纷纷投入前沿技术研发,试图在无人驾驶飞机等领域获得主导优势。作为全球最大飞机制造商之一,空客的老对手波音公司显然不想落于人后。
     
      近日,据外媒报道,波音宣布将在美国东海岸的波士顿设立新的研发中心,专注于设计、制造和测试包括飞行汽车在内的无人驾驶航空器。该研发中心将由波音公司工程师及其2017年收购的极光飞行科学公司员工组成。并且,波音还计划与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研究人员进行进一步合作。
     
      窥一斑而知全豹,虽然波音的重点是无人驾驶飞机,但是其此番动作依然体现了无人驾驶领域当前的整体主流趋势,即重视无人驾驶技术研发、积极开展投资并购、提升产学研合作水平等。
     
      重视无人驾驶技术研发
     
      众所周知,无人驾驶已经成为全球交通领域的发展新方向,包括了汽车、船舶、飞机等产业。各国均将无人驾驶视为人工智能技术落地的重要场景,因而对于这一领域的布局十分积极。眼下,无人驾驶汽车蓬勃发展,无人驾驶船舶进展迅速,以飞行汽车为代表的无人驾驶飞机也日益走向商用。
     
      为了争夺市场话语权,率先实现规模化商用,包括谷歌、百度、通用、丰田、空客、波音、罗尔斯·罗伊斯、博世等科技公司、汽车制造商、飞机制造商和零部件供应商在内的一众巨头,都大力投入无人驾驶技术研发与测试,分别在无人驾驶汽车、无人驾驶飞机、无人驾驶船舶等领域展开全面布局。
     
      仅从无人驾驶汽车领域来看,谷歌兄弟企业Waymo的无人驾驶汽车测试里程已经突破800万公里,技术水平与成熟度在业内首屈一指;据最新数据显示,德国博世拥有950余件自动驾驶专利……
     
      积极开展投资并购
     
      随着入局“玩家”越来越多,技术发展趋于成熟,商用日期愈发临近,各大巨头迫切希望掌握更多行业资源、完善产业布局、加快技术研发,从而获取竞争优势。除了依托自身原来技术基础外,财大气粗的巨头们几乎都采取了“买买买”的策略。
     
      特别是近两年来,无人驾驶领域的投资、并购事件频频发生,相关额度也屡破记录。波音新设立的研发中心即包括了其2017年收购的极光飞行科学公司员工;英特尔也在当年以超过150亿美元的“天价”收购了无人驾驶领域知名的以色列Mobileye公司。可以预见的是,在无人驾驶产业发展道路上,以投资并购形式展开的行业整合、技术布局还将继续。
     
      提升产学研合作水平
     
      投资并购只是发展无人驾驶的渠道之一,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将目光看向了产学研合作的光明未来与巨大潜力。此次波音进一步加强与麻省理工学院的合作,共同研发无人驾驶飞机便是最好的证明。
     
      现在的很多高校,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的顶尖大学,不仅在教育方面声名卓著,而且在技术研发方面更是实力雄厚。可以说,高校已经成为了全球技术创新与发展的主要承载体,未来其作用还将愈发凸显。因此,为了缓解高端人才不足的局面,促进无人驾驶技术加快升级,域内企业对提升产学研合作水平的需求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sk77.cn/news/show.php?itemid=422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智能装备网 0769-33393889-

    粤ICP备14079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