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智能装备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 » 正文

    第二家Amazon Go开业 无人超市真这么厉害?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8-29 10:18:00    浏览次数:680    评论:0
    导读

     【中国智能制造网 智造快讯】这两天,无人超市有又来了一名新成员——亚马逊第二家便利店Amazon Go开业。要说线下实体商店Amazon Go之所以备受追捧,离不开它背后革命性的创新。但不得不承认的是,作为一项刚刚兴起的技术应用其短板也十分明显。第二家Amazon Go开业 无人超市真这么厉害?  近日电商巨头亚马逊宣布,其

         【中国智能制造网 智造快讯】这两天,无人超市有又来了一名新成员——亚马逊第二家便利店Amazon Go开业。要说线下实体商店Amazon Go之所以备受追捧,离不开它背后革命性的创新。但不得不承认的是,作为一项刚刚兴起的技术应用其短板也十分明显。

    第二家Amazon Go开业 无人超市真这么厉害?
     
      近日电商巨头亚马逊宣布,其第二家便利店Amazon Go已经开业,地址位于亚马逊的故乡西雅图。
     
      据了解,与Amazon Go旗舰店相比,新店可供选择的商品更少,主要为了迎合上班族的需求,所以只在工作日开放,从早上7点运营到晚上7点。不过从技术角度看,新店与旗舰店并没什么区别。
     
      此前有报道称,亚马逊计划在2018年开设多达6家Amazon Go。如今看来,这一计划或许没有那么快就能达成,不过亚马逊加速线下扩张的意图已经十分明显了。
     
      回顾亚马逊的第一家旗舰店开张,是在2016年底,但当时仅对亚马逊内部员工开放。经过一年多的测试后,亚马逊公司才开放了首家不设收银台的超市,在业界掀起了不小的轰动,不少媒体、群众都想体验一番。
     
      要说线下实体商店Amazon Go之所以备受追捧,离不开它背后革命性的创新。去过Amazon Go的消费者应该大概了解整个消费流程:进入亚马逊无人商店前需要先安装Amazon Go的APP,并在商店入口处扫描门禁的二维码,进行用户身份识别后方可入内;随后,遍布超市各个角落的相机、麦克风以及传感器将一路追踪消费者的购物路径;当消费者从货架上取下商品时,系统会自动将其添加至购物车,并在消费者带着商品出门时自动从其亚马逊账户中扣除相应的费用。
     
      在这一过程中,Amazon Go利用计算机视觉、深度学习以及传感器融合等技术,彻底跳过传统收银结帐的过程,颠覆了传统便利店、超市的运营模式,而这背后是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生物识别、物联网为代表的核心技术在支撑。
     
      另外,在 Amazon Go 的店铺天花板上布满的一个个配备有深度感应装置的摄像机全面覆盖整个店铺,来进行动作追踪、物品识别等等,这也需要强大的新兴技术支持。
     
      毫无疑问,这样神奇的无人超市在当时掀起了一阵狂潮。此后,“无人超市”的概念站上风口,国内也陆续出现。
     
      不过尽管概念先进,市场发展迅猛,但作为一项刚刚兴起的技术应用其弊端也十分明显。比如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在某种程度上对用户群体进行了限制:熟练使用智能手机、对最新科技敏感的人群可以如鱼得水地使用;而没有智能手机的人,根本连店门都进不来。
     
      另外,从技术层面来看也依然存在缺陷。业内人士坦言,即使通过人工弥补了技术缺陷,用户体验能否实现亚马逊的预期仍要打个问号。
     
      就拿Amazon Go来说,为了便于系统识别,Amazon Go不提供散装的单个水果,而是包装成重量、规格相同(相似)的成品,这显然限制了消费者的选择,满足不了市场多样化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营收。而除了水果之外,像一些食品,比如色拉、三明治等也存在同样问题,这大大降低了消费者的体验感,也阻碍无人超市的稳定落地。
     
      对此,Amazon Go 业务副主席 Gianna Puerini 曾表示,目前整个系统都能高度准确地实现运转。不过对亚马逊来说,要把这种无人超市从试验推入正常的商业运营阶段,仍然任重而道远。
    文章链接:中国智能制造网 https://www.gkzhan.com/news/detail/111113.html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sk77.cn/news/show.php?itemid=257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智能装备网 0769-33393889-

    粤ICP备14079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