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智能装备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智造快讯 » 正文

    物联网政策密集落地 新型智慧交通体系加快建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10-20 09:01:19    浏览次数:107    评论:0
    导读

    近年来,我国先后采取了多项措施来推动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交通领域后,我国的智慧交通体系加快建立。 物联网政策密集落地 新型智慧交通体系加快建立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世界各国都逐渐认识到科技创新在信息化产业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为推动信息化产业的发展,我国在大数据、云计算等尖端

          近年来,我国先后采取了多项措施来推动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交通领域后,我国的智慧交通体系加快建立。

                                                       

                                                                 物联网政策密集落地 新型智慧交通体系加快建立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世界各国都逐渐认识到科技创新在信息化产业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为推动信息化产业的发展,我国在大数据、云计算等尖端技术的研发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并出台了一些列政策。
     
      物联网政策密集出台促进产业发展
     
      近年来,万物互联互通已经成为大势所趋。为推动整个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我国先后出台了多项政策。这些政策的颁布,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的信息化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相关产业发展的速度也不断加快。
     
      早在2013年2月,我国国务院就发布了《关于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随后几年,国务院和相关部门又陆续发布了《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2012—2030年)》、《关于印发10个物联网发展专项行动计划的通知》等文件,对物联网的发展做出了详细的规划。
     
      截至目前,北京、上海、天津、浙江、安徽、吉林、贵州等20个省市出台的政策数量已经达到了数十个。据业内人士分析,各地物联网措施的先后出台,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物联网产业政策体系正加速成形,并形成了产生良好的央地联动效应。
     
      为了给业界人士提供交流的机会和平台,各有关部门还组织召开了一些重要的物联网行业盛会。就在今年的9月15日,2018世界物联网博览会在无锡盛大开幕。类似会议的召开,无疑使公众对物联网产品、技术和解决方案的认识程度更加深入,进而推动物联网在各行业加速落地。
     
      物联网促进新型智慧交通体系建设
     
      在政策支持下,我国的物联网产业发展不断提速、成果卓著。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物联网在交通、物流、医疗、电力、零售等领域开始大规模应用,人们在潜移默化中也感受到了物联网给生产生活带来的变化。目前,在物联网等技术的推动下,我国的智慧交通体系建设正日益完善。
     
      首先,物联网在改善交通拥堵状况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目前,交通管理可以借助先进的传感器、RFID以及摄像头等设备,采集上下班高峰时期各交通要道的人流量和车流量等数据。将采集到的数据汇总到统一的交通管理系统中后,交管部门可以合理疏导行人和车辆。
     
      其次,物联网技术使停车收费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在科技发展相对落后的年代,停车收费往往依靠人工操作,不仅程序繁琐而且浪费时间。借助物联网,收费人员可以通过摄像头识别车牌的信息,将车牌绑定至微信或者支付宝,在车辆行驶的过程中无需停车等待,就可以完成费用缴纳,整个通行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
     
      最后,物联网为多种车辆的统一管理提供了新的途径。运用物联网技术,车辆管理机构可以随时查看某个地区的车辆使用情况,并对不同车型、不同能耗的车辆进行统一管理,从而优化车辆的调度和使用。
     
      除此之外,物联网在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性、促进交通数据资源共享等方面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业界人士的推动下,我国的智慧交通体系正不断完善,交通管理部门的服务水平也正得到提升。
     
      今后,随着对外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大,我国公路、铁路等交通路线所覆盖的地区将越来越广,陆运、海运、空运等交通运输的服务水平也将不断提升,货物的运送方式和人们的出行方式也将更加多元化!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sk77.cn/news/show.php?itemid=985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智能装备网 0769-33393889-

    粤ICP备14079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