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智能装备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智造快讯 » 正文

    优胜劣汰下,中国半导体即将崛起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10-13 09:52:36    浏览次数:62    评论:0
    导读

    最近,有消息称中国台湾厂商友达光电将关闭在上海的松江工厂,这不是第一次外商关闭中国工厂的事例了,之前三星、松下、夏普、东芝、索尼、苹果都在偷偷撤离中国大陆,这背后折射的是什么。其实,各大外商纷纷关闭中国工厂,也正顺应优胜劣汰的产业竞争原则,中国企业,比如京东方、华星、光电等等正在崛起之路上走得越来越

        最近,有消息称中国台湾厂商友达光电将关闭在上海的松江工厂,这不是第一次外商关闭中国工厂的事例了,之前三星、松下、夏普、东芝、索尼、苹果都在偷偷撤离中国大陆,这背后折射的是什么。其实,各大外商纷纷关闭中国工厂,也正顺应优胜劣汰的产业竞争原则,中国企业,比如京东方、华星、光电等等正在崛起之路上走得越来越平坦。

                             

                                                   优胜劣汰下,中国半导体即将崛起

     
      三星、友达等公司关闭中国工厂
     
      改革开放初期日本电器风靡全国,松下电视、东芝冰箱、三菱空调、三洋洗衣机、佳能照相机、任天堂游戏机已经成为一代人的记忆。
     
      不过,日本企业的辉煌已经是三、四十年前的老黄历了。松下、夏普、东芝、索尼等企业不是主动放弃中国市场,而是被赶出中国市场,只要看一下过去几年这些日本企业的财务状况就一清二楚了。
     
      2014年,索尼的亏损高达1700亿日元,而且索尼在之前的7年中6年处于亏损状态,很大程度上靠卖大楼和债转股续命。
     
      2015年,夏普亏损超过1000亿日元,随后不得不卖身鸿海,而且在鸿海收购过程中,爆出夏普之前通过财务造假,隐瞒了3500亿日元的债务,而日本东芝亏损5500亿日元,裁员10600人。更要命的是东芝被爆出连续6年财务造假,虚报利润1700亿日元,而且涉及四大业务部门,3任社长参与其中,为填补巨额亏损,东芝将核电业务全部出售。随后,东芝亏损再创新纪录,高达9500亿日元。为了弥补财务亏空,东芝不得不在2017年把存储芯片业务卖给了贝恩资本等财团。
     
      三星在中国关闭的是手机和网络设备工厂,但在这两块业务上,三星面对国内华为、中兴、小米、步步高等厂商来说,压根不具备什么优势,而且三星手机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堪称断崖式下跌。在2017年第四季度,三星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已由5年前的20%降到了0.8%,面对这种溃败,三星能做的恐怕也就只有把在中国的工厂关闭了。
     
      在市场份额上,京东方的出货量已经超越了LGD和三星,在技术方面,京东方的AMOLED生产线早已量产,苹果供应链中的台系屏幕,已然在不断被中国厂商所取代,三星、友达等公司关闭中国市场,是市场竞争中的失败者默默离场。
     
      中国是否需要外资
     
      很多人说“现在并非外企离不开中国,而是咱们需要外资,这才是赤裸裸的现实”。在很多领域,中国并不需要外资。在这些领域,如果外资全部撤出中国,对大家的生活基本没有多少影响。
     
      例如一些不需要技术门槛的行业:自来水、日化、超市、服装、电子消费品等等,外资的退出对我们几乎是没有影响的,而在一些中国暂时还无法涉足的高科技领域,中国确实需要外资企业,比如芯片、大飞机、精密仪器和设备等等。这些外资企业在中国设立的合资公司或办事部门,对于中国实现产业升级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
     
      1、半导体设备中的光刻机:上海微电子就和荷兰ASML进行了技术合作。
     
      2、高端机床:某外商曾经的宣传语就是“与中国航天中国航空共同进步”。
     
      3、半导体制造领域:台积电、格罗方德、三星、SK海力士纷纷在中国设立芯片工厂,这些工厂不仅能够给中国大陆培养一批人才,还使国内能够和国际一流技术有一个交流和学习的机会。更关键的是,一旦到了非常时期,中国政府可以直接接管这些工厂,这样使中国在非常时期,不至于无芯可用。
     
      因此,在一些高科技产业上,如果能够合理利用外资,对于中国产业升级是有积极意义的。目前,撤出中国大陆的中国台湾、韩国、日本企业,大多是市场竞争的失败者,而真正具有竞争力,或中国还未掌握的技术,正在逐渐进入中国。
     
      近几年,半导体产业,Intel、AMD、ARM、高通、台积电、联电、三星、格罗方德、SK海力士等一大批境外企业纷纷在中国大陆设厂,或设立合资公司,也意味着中国芯片产业即将崛起。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sk77.cn/news/show.php?itemid=915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智能装备网 0769-33393889-

    粤ICP备14079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