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智能装备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智造快讯 » 正文

    飞行汽车受“众星捧月” 普及商用需突破这些障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10-12 08:47:10    浏览次数:93    评论:0
    导读

    飞行汽车一直是科幻作品中的重要元素,其现在正逐步从概念走向现实。目前,部分飞行汽车公司已经启动了量产型号的预售,最快到2019年,这一全新交通工具就将正式投入市场。飞行汽车受“众星捧月”普及商用需突破这些障碍  人类的追求一往无前,但正因如此,才能实现在创新方面的持续突破。自汽车诞生以来,人们的日常出行

        飞行汽车一直是科幻作品中的重要元素,其现在正逐步从概念走向现实。目前,部分飞行汽车公司已经启动了量产型号的预售,最快到2019年,这一全新交通工具就将正式投入市场。

                                                 

                                                            飞行汽车受“众星捧月” 普及商用需突破这些障碍

     
      人类的追求一往无前,但正因如此,才能实现在创新方面的持续突破。自汽车诞生以来,人们的日常出行变得更为便捷、迅速,不过很多人仍然希望推动汽车继续“进化”,例如变成科幻作品中的“飞行汽车”。
     
      何谓“飞行汽车”呢?从字面意思来看,就是能够飞行的汽车,既能像汽车一样在公路上行驶,也能在需要时化身飞行器飞上天空。在城市化水平不断提升,交通拥堵等现象愈发凸显的当下,飞行汽车的发展受到了广泛关注。
     
      飞行汽车热潮兴起
     
      近些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通信、无人机等产业的爆发,交通领域变革愈发深入,智能化、网联化、数字化等成为重要趋势,自动驾驶技术等从概念走向商用落地。在此影响下,飞行汽车这一新物种也得到了资本市场和不少企业的关注,相关研发投入开始迅速增长。
     
      目前,对于发展飞行汽车感兴趣的不只是传统汽车制造商,包括飞机制造商、科技互联网公司、无人机企业等都兴致盎然。作为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主流方向,以及通航产业蓬勃壮大的重要动力,飞行汽车正吸引着全球目光聚焦于此。
     
      在国内企业当中,无人机制造商亿航公开展示了世界上第一架载人无人机;另外,浙江吉利收购了美国波士顿Terrafugia公司、而BAT三巨头之一的腾讯也领投了对德国飞行汽车Lilium的投资。可以说,飞行汽车正成为交通领域又一片投资热土。
     
      当然,中国企业并非飞行汽车唯一的“信徒”,全球至少有数十家公司都正在这一领域加紧布局,并投入大量资金推进研发与商业化进程。其中,波音、空客、戴勒姆、阿斯顿·马丁、Uber、谷歌、罗尔斯·罗伊斯等公司是主要玩家,也是强大的竞争者。
     
      入局者不断增多,极大促进了飞行汽车产业的整体发展。眼下,波音、空客、Lilium等公司都正积极对飞行汽车进行各项测试,奥迪等公司也推出了飞行汽车概念,而中国吉利汽车、荷兰飞行汽车制造商PAL-V等更是启动了量产飞行汽车的预售。从当前情况来看,2019年将成为飞行汽车的商用元年。
     
      普及商用仍存挑战
     
      飞行汽车的发展,不仅是交通工具的创新,而且也是交通体系的革新。飞行汽车成功地将地面交通与低空空域相融合,使得陆空一体的两栖交通模式得以实现,有望大幅缓解既有交通困境,解决交通拥堵等顽疾,并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不过,飞行汽车要想实现大规模商用,还有诸多挑战有待克服,其中最为紧要的就是法律缺失问题。目前,世界各国针对飞行汽车的专门性立法基本处于空白,只有美国等极少数国家制定了飞行汽车的监管措施,相关标准规范较为完善。因此,在国家层面推动飞行汽车相关法律法规完善将是重中之重。
     
      此外,飞行汽车对于普通民众而言还是崭新的概念,要想消费者了解并认可这一新兴交通工具,还需要业内企业在宣传方面不断加大投入力度,积极利用各种新模式、新渠道来推进宣传工作,从而达到普及相关信息、挖掘更大市场的目的。
     
      同时,飞行汽车的安全问题也需要格外关注。无论是处于地面模式还是空中模式,飞行汽车都面临着一定的意外风险,特别是在启动飞行功能时,其一旦发生意外,造成的后果将十分严重。所以,政府和企业应当根据各自责任归属,一方面制定详细的管理规定和标准规范,另一方面在技术等层面做到切实保障。
     
      除了这些,飞行汽车的噪音问题、驾照问题、价格问题等都是实现普及商用过程中要跨过的障碍。当然,有些挑战的解决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相关各方加强交流、共同发力,在发展中补短板、在创新时求突破,这样飞行汽车的商业化道路才能越走越顺、越走越宽。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sk77.cn/news/show.php?itemid=899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智能装备网 0769-33393889-

    粤ICP备14079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