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智能装备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智造快讯 » 正文

    携手福佑成立合资公司,主线科技加速自动驾驶落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8-05 09:44:26    浏览次数:75    评论:0
    导读

      自动驾驶距离大规模应用或许不远了。  2020年8月4日,主线科技与福佑卡车成立合资公司,并举行签约仪式。坚持“以技术落地货运”的双方,将发挥各自在前沿技术领域的优势,加速自动驾驶系统与智能调度系统的深度融合,以及在高速物流领域自动驾驶技术的落地。  “货主企业的运输成本将大幅降低。”福佑卡车技术合伙

      自动驾驶距离大规模应用或许不远了。
     
      2020年8月4日,主线科技与福佑卡车成立合资公司,并举行签约仪式。坚持“以技术落地货运”的双方,将发挥各自在前沿技术领域的优势,加速自动驾驶系统与智能调度系统的深度融合,以及在高速物流领域自动驾驶技术的落地。
     
      “货主企业的运输成本将大幅降低。”福佑卡车技术合伙人陈冠岭表示,借助以智能定价、智能调度与智能服务为核心的“福佑大脑”,物流运输成本将有效降低,运输效率也将大幅提高,“新基建背景下,自动驾驶将为公路运输带来革命性的改变。”
     
      携新一代人工智能运输系统NATS登场的主线科技,成立三年以来专注于自动驾驶卡车在物流领域的应用。主线科技CEO张天雷指出,只有接入全国性的真实运力系统,自动驾驶方可真正赋能物流运输,“福佑卡车的智能运力网是最适合NATS实用化的载体。”
     
      据悉,双方将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先实现天津、宁波-舟山、深圳北中南三大物流枢纽及京沪高速沿线的NATS覆盖,随后将覆盖领域扩大至中国东部地区十大物流枢纽与十大高速,最终涵盖所有物流枢纽与高速干线。
     
      “未来最好的物流公司一定是科技公司。”双方共同投资人代表普洛斯隐山资本管理合伙人董中浪表示,智能调度结合自动驾驶将缔造新的商业模式。
     
      亿欧汽车认为, 智慧物流的市场前景广阔,主线科技与福佑卡车的合作或将实现“1+1>2”。
     
      2008年至2019年,中国社会物流总额由89.9万亿元增长至298.0万亿元,上升势头十分猛烈。与此同时,中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从5.5万亿元增长至14.6万亿元,与物流总额一起“水涨船高”。
     
      不过,这一巨大市场目前技术渗透率仍然不高。据悉,物流费用约占中国GDP的16%,这一数字在美国是8%至10%,在中国人享受物流行业飞速发展红利的今天,中国物流行业的效率仍然偏低,亟需新技术、新模式与新办法来解决痛点,背后蕴含着巨大的市场空间。
     
      主线科技作为一家自动驾驶卡车技术服务商,目前正在参与天津港这一中国最大无人卡车运行集群的建设,已经打造了全国第一个港口物流枢纽的样板,下一步意欲将自动驾驶技术接入全国真实的运力系统,拥有智能运力网的福佑卡车即是合适的合作伙伴。
     
      据悉,福佑卡车的“福佑大脑”包含机器学习、LBS系统、算法数据和计算平台、调度系统等,在提高物流效率的同时,能减低成本、优化服务。借助AI算法调度,物流运输成本平均可下降15%左右,车辆运行效率平均可提升24%,司机驾驶的安全性也将得到提升。
     
      “这个时代(与之前时代)的最大区别在于要让用户实实在在地使用产品。”张天雷表示,“靠谱”这一共同特性使得主线科技与福佑卡车相携手,一齐集聚资源以推进产品落地。
     
      “在无人驾驶卡车物流领域的确存在先发优势,能掌握Know-How是企业发展的关键。”陈冠岭表示,双方的合作至少将“无人驾驶难以寻找到落地场景”这道难题解决了一半。
     
      此前,主线科技与福佑卡车曾在2019年下半年开展自动驾驶车辆的上路测试,目前已完成10条线路、300多单的测试,获得了宝贵的数据积累。借助新基建的东风与自动驾驶的发展拐点,双方的合作或将为公路运输带来新的变革。
     
      不过,要想实现从客户下单到收货的全程无人化,行业仍需一段时间进行沉淀。
     
      “人工智能就像春雨,润物细无声。”张天雷认为,自动驾驶的应用可能并不存在明显的时间节点,其更像是一个逐渐渗透的过程,“但距离大规模应用已经不远了。”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sk77.cn/news/show.php?itemid=1559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智能装备网 0769-33393889-

    粤ICP备14079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