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智能装备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智造快讯 » 正文

    马斯克称有信心实现完全自动驾驶 底气从何而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7-11 11:28:53    浏览次数:64    评论:0
    导读

      很显然,自动驾驶汽车的发展已然成为各国竞争的焦点。目前,美国、中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全球主要国家均针对自动驾驶汽车产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自动驾驶技术研发与道路测试。在国家层面外,谷歌、亚马逊、特斯拉、通用、丰田、百度、华为、阿里巴巴等诸多国际知名企业亦是纷纷布局,采取不同方式在自动驾驶领域

      很显然,自动驾驶汽车的发展已然成为各国竞争的焦点。目前,美国、中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全球主要国家均针对自动驾驶汽车产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自动驾驶技术研发与道路测试。在国家层面外,谷歌、亚马逊、特斯拉、通用、丰田、百度、华为、阿里巴巴等诸多国际知名企业亦是纷纷布局,采取不同方式在自动驾驶领域“攻城略地”。
     
      如果要说自动驾驶技术的先进性,谷歌母公司旗下的Waymo堪称是业内“领头羊”,但论及自动驾驶应用的话,或许特斯拉才是“王者”。毕竟,特斯拉车辆普遍已经配置了L2、L3级自动驾驶系统,而且许多车主也都已经实际使用,这使得该公司“不声不响”地成为自动驾驶领域不容忽视的一个强劲玩家。
     
      对于自动驾驶技术,特斯拉愈发重视。前两年,特斯拉创始人兼CEO马斯克就多番表示,特斯拉车辆可以通过系统升级获得完全自动驾驶功能。近日,在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马斯克又声称,未来非常有信心实现完全自动驾驶。特斯拉或者说是马斯克,为什么会对完全自动驾驶“念念不忘”呢?
     
      完全自动驾驶是终极目标
     
      从自动驾驶技术发展以来,业内企业无不希望能够更快到达技术的顶峰,即实现完全自动驾驶。因为只有实现了完全自动驾驶,发展自动驾驶技术的初衷——“安全”、“增效”等才能真正成为现实。所以,各方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极大促进了自动驾驶技术的升级。
     
      在自动驾驶技术分级中,完全自动驾驶属于L5级别,是最高等级。从2018年开始,陆续有企业宣布自己已经达到了L3级别,甚至是L4级别。此后,一些企业更是宣布将要进行自动驾驶汽车量产,并表示有能力实现L5级别自动驾驶技术。
     
      当然,“愿望”是美好的,现实却是“骨感”的。截至目前,并没有哪个企业真正实现了自动驾驶汽车大规模量产,或是真正的完全自动驾驶。特斯拉可能是个例外,由于在出售的车型中基本都配置了自动驾驶功能,使得特斯拉公司拥有的“自动驾驶汽车”规模持续扩张,这是许多科技公司、出行公司,乃至于传统汽车制造商都不具备的优势。
     
      侧面解决了“量产”的问题,对于特斯拉来说,完全自动驾驶是剩下的另一个门槛。因此,马斯克多次表示特斯拉有L5级别实力,或是有信心实现完全自动驾驶,这些言行举动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哪些利好因素助长信心?
     
      特斯拉信心大增,屡次表示已经或有望实现完全自动驾驶,与该公司本身及行业形势、科技变革等有丰富关联。
     
      一方面,特斯拉品牌深入人心,汽车产量与销量都成功打破瓶颈,取得了重要进展,市值更是不断攀升,甚至超过了全球第一大汽车厂商丰田。另外,特斯拉坚持自主研发,在自动驾驶技术、芯片等领域均有坚实建树。这些都是特斯拉在自动驾驶领域持续扩大优势的重要基础。
     
      另一方面,随着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获得了快速进步和普及商用,5G网络的诞生与部署,更是解决了自动驾驶汽车发展面临的关键难题,使得车联网建设得以实现重大突破。因而,随着5G等技术在自动驾驶汽车领域的深入应用,特斯拉等业内玩家也将获得更加有利的客观条件。
     
      这些现实挑战仍然存在
     
      虽然利好不少,但是特斯拉要想成功研发完全自动驾驶并投入规模化商用依然是个很大的难题。从目前来看,还没有企业能够推出成熟的L5级自动驾驶技术,即使是Waymo也尚且没有达到这一水平,特斯拉自然也不可能在短期内就实现技术层面的终极目标。
     
      况且,在技术层面实现完全自动驾驶还不是最大的挑战。眼下,仅有中国、美国、德国、韩国等少数国家推出了一些适合自动驾驶汽车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设了一些适合自动驾驶汽车路测的设施,但也难称完善。而更多的国家甚至根本没有做好自动驾驶汽车上路,乃至于进行测试的准备。
     
      因此,若是没有完善的法律、政策体系支撑,没有专门的基础设施和人才的支持,没有切实获得监管部门和广大消费者的信任,自动驾驶汽车的大规模商用仍然难以成为现实,就更别提普及完全自动驾驶汽车了。对于“特斯拉们”而言,要想让完全自动驾驶落到实处,还有很多的路要走。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sk77.cn/news/show.php?itemid=1510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智能装备网 0769-33393889-

    粤ICP备14079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