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智能装备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智造快讯 » 正文

    我国卫星互联网产业迎来新机遇 目前处于与地面通信系统融合阶段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6-16 09:00:37    浏览次数:56    评论:0
    导读

      卫星互联网具有广覆盖、低延时、宽带化、低成本等特点  卫星互联网是基于卫星通信的互联网,通过一定数量的卫星形成规模组网,从而辐射全球,构建具备实时信息处理的大卫星系统,是一种能够完成向地面和空中终端提供宽带互联网接入等通信服务的新型网络,具有广覆盖、低延时、宽带化、低成本等特点。  按照轨道高度

      卫星互联网具有广覆盖、低延时、宽带化、低成本等特点
     
      卫星互联网是基于卫星通信的互联网,通过一定数量的卫星形成规模组网,从而辐射全球,构建具备实时信息处理的大卫星系统,是一种能够完成向地面和空中终端提供宽带互联网接入等通信服务的新型网络,具有广覆盖、低延时、宽带化、低成本等特点。

      按照轨道高度,卫星主要分为低轨、中轨和高轨三类,其中低轨卫星由于传输延时小、链路损耗低、发射灵活、应用场景丰富、整体制造成本低,非常适合卫星互联网业务的发展。

           目前卫星互联网处于与地面通信系统融合阶段
     
      全球卫星互联网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目前卫星互联网与地面通信系统互补合作、融合发展,开始步入宽带互联网时期。

           政策扶持下,我国卫星互联网产业迎来新机遇
     
      近年来,中国低轨通信卫星发展布局呈现快速发展态势。“十三五”期间,以航天科技、航天科工为首的央企卫星集团分别提出了自己的卫星互联网计划,并发射了试验星。2020年4月,卫星互联网作为通信网络基础设施的代表之一被首次纳入新基建信息基础设施的范畴,标志着卫星互联网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性工程。
     
      近年来,我国主要卫星通信相关政策如下:

      在相关政策的鼓励下,我国卫星产业稳步发展,2017年以来多个近地轨道卫星星座计划相继启动。近年来,随着国内多个近地轨道卫星星座计划相继启动,我国卫星互联网产业迎来快速发展机遇,多地在卫星互联网产业领域开始积极布局。目前华北、中南和华东地区领跑国内卫星互联网产业发展,而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则在产业链重点环节建设方面形成了鲜明特色。

      当前,国内外卫星互联网已纷纷展开部署,一场围绕卫星发射“通行证”的太空资源争夺战正在悄然展开。卫星互联网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性工程,融入遥感工程、导航工程,成为我国天地一体化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目前,中国星座计划中组网数量在30颗以上的低轨卫星项目已达10个,项目规划总卫星发射数量达到1900颗。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商业遥感卫星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sk77.cn/news/show.php?itemid=1440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智能装备网 0769-33393889-

    粤ICP备14079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