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在召开的2015中国装备制造业智能制造现场经验交流会上,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当前工信部已完成了中国智能制造工程实施方案。
辛国斌强调,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要充分认识智能制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当前我们面临全球产业重新整合的机遇期,抓住了‘两化融合’的本质,就有望在新一轮产业竞争中抢占制高点。”
辛国斌指出,除了要组织智能制造工程的实施、推进智能制造走向深入,还要建立落实好联动机制、形成全国一盘棋,夯实智能制造基础、稳步推进智能制造,推进示范项目、推广典型经验以及抓好智能装备研发生产和生产过程的智能化。
智能制造不仅是运用新的技术和设备,还是发展模式的创新和转变。“新形势下要积极探索智能制造新路径。”辛国斌指出,在此过程中,还需要注意标准的建设,软件和系统方案的提供以及知识产权的保护。
当前中国制造业总体仍处于电气自动化、数字化并存的阶段,大部分企业尚未完全实现数字化,而德国已经基本完成数字化,正迈向智能化,因此中国推行智能制造不可能一步到位,必须从国情出发,走电气自动化“补课”、数字化普及、智能化示范的“并联式”发展道路。
据了解,自今年起,工信部开始启动实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并于7月初公布了今年46个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名单。这些项目覆盖了38个行业,分布在21个省,涉及流程制造、离散制造、智能装备和产品、智能制造新业态新模式、智能化管理、智能服务等6个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