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智能装备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观点 » 正文

    3D打印制造优质卡车零件 未来有望大规模商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9-05 11:38:00    浏览次数:337    评论:0
    导读

    魅蓝手机作为魅族首次切入低端市场所发布的产品,虽然不少消费者对魅族如今的销售方式存在非议,但不可否认的是,魅蓝凭借出色的

    【中国智能制造网 本站原创】当前,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尝试将3D打印技术用于汽车制造业。采用3D打印技术制造卡车零件,不仅能够节约研发成本和时间,还能有效提升整车性能。

    3D打印制造优质卡车零件 未来有望大规模商用
     
      科技是创新的第一动力。在经贸全球化的今天,科技创新已经成为促进制造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一直以来都积极鼓励科技创新。在信息化浪潮扑面而来的新时代,我国高度注重引进前沿技术,3D打印技术就是其中之一。
     
      从总体来看,3D打印技术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黏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构造出实际物体,针对不同的打印材料,可以实现不同的打印效果。3D打印技术自进入我国后,已经逐步被用于工业生产制造等领域。
     
      众多厂商采用3D打印制造卡车零件
     
      在众多的应用领域中,汽车行业是3D打印技术最早的应用领域之一。早在3D打印技术刚刚兴起之时,一些发达国家的汽车制造企业就开始尝试着将3D打印技术用于汽车的研发和生产过程。
     
      经过众多汽车生产制造商的不懈努力,如今3D打印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车辆零部件的研发和生产。除了民用轿车以外,3D打印在卡车零部件生产制造等领域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举例而言,奔驰一直积极研发3D打印零件的新工艺。2017年8月,梅赛德斯-奔驰卡车宣布首个3D打印金属零配件核准通过,该配件为恒温器盖,适用于旧式卡车和乌尼莫克车型,这是3D打印在卡车零部件制造方面的一大应用。
     
      今年3月,雷诺卡车的工程师团队就已经成功构建并运行了一些带有3D打印组件的发动机。与传统的发动机相比,这一发动机中的部件数量和重量减少了约25%。此外,沃尔沃卡车3D打印了包括钳子、夹具、支架等几十种供生产线上的工人使用的工具。
     
      3D打印卡车零件未来有望大规模商用
     
      与传统的制造工艺相比,采用3D打印技术后,卡车相应零部件的生产时间得以大幅缩短,成本也大幅降低,可谓省时、省力。对于大规模生产汽车的厂家而言,3D打印技术有助于汽车厂商实现高效生产的目的。
     
      利用3D打印技术,可以一键造出任何形状和数量的配件,因此一些卡车厂商计划在引擎、冷却系统、传动装置、车轴甚至底盘中使用3D打印的金属配件,并利用3D打印技术来提升整车性能、优化汽车结构、增加车辆行驶的安全性。
     
      就产品类型而言,3D打印的产品类型更加多样化,种类更加齐全,设计人员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例如,传统的木制车床只能制造圆形物品,制模机仅能制造模铸形状。而借助相关设备利用3D打印技术可以突破这些限制。即使产品的形状复杂多变,也能被制造出来。
     
      此外,3D打印能使部件一体化成型。例如,利用3D打印设备采取分层制造方法,可以同时打印一扇门及上面的配套铰链,不需要组装。省略组装环节就缩短了供应链,节省了在劳动力和运输方面的花费。
     
      目前,3D打印零件在卡车等车型的应用尚处在研发和尝试阶段,国内的卡车生产制造商由于3D打印机械设备昂贵、维护成本高等因素还未大规模采用3D打印设备。随着技术的成熟,3D打印卡车零件将加速融入整个卡车的制造生产过程,给整个卡车制造业注入新的发展动力。
     
      实际上,包括卡车、新能源汽车在内的整个汽车行业都潜藏着广阔的市场空间,汽车生产厂商为满足用户需求只能不断提升生产工艺。作为一种前沿技术,未来3D打印在零部件生产制造方面将发挥更大的价值,3D打印卡车零件等产品也有望实现大规模商用!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sk77.cn/news/show.php?itemid=111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智能装备网 0769-33393889-

    粤ICP备14079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