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智能装备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智造快讯 » 正文

    融睿纳米:淡膜轻染镀芳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11-02 08:49:11    浏览次数:86    评论:0
    导读

    1817年,德国物理学家弗劳恩霍夫用浓硫酸或硝酸腐蚀玻璃,偶然中得到了减反射膜;  此后,有人用化学湿选法积淀,得到了银镜膜,这是世界上最早制备的光学薄膜;  一个世纪之后,大发明家爱迪生采用阴极溅射的方法,对唱片涂覆蜡膜。这是真空镀膜技术在工业应用的开端。  历经百年的迭代更新,化学溶液镀膜法逐渐被真

        1817年,德国物理学家弗劳恩霍夫用浓硫酸或硝酸腐蚀玻璃,偶然中得到了减反射膜;
     
      此后,有人用化学湿选法积淀,得到了银镜膜,这是世界上最早制备的光学薄膜;
     
      一个世纪之后,大发明家爱迪生采用阴极溅射的方法,对唱片涂覆蜡膜。这是真空镀膜技术在工业应用的开端。
     
      历经百年的迭代更新,化学溶液镀膜法逐渐被真空镀膜技术取代。目光敏锐者意识到,真空镀膜产业的广阔蓝海已经开启。
     
      作为国内真空镀膜行业的领先者,苏州融睿纳米复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融睿纳米)深耕行业11年,见证了中国真空镀膜的发展,也在不断探索创新,在裂变中寻求突破。
     
      “旁观者”的华丽蜕变
     
      金属切削工具、眼镜镜片、平板显示器、光学显示仪……这些器具的表面,都有一层看得见或看不见的膜。
     
      镀膜就像给材料穿上“新衣”,使其拥有更加良好的理化性能。中国的真空镀膜技术从上世纪60年代发端,经历了引进模仿到自主创新的蝶变,取得了飞跃式发展。
     
      最初,融睿纳米董事长林政乾是真空镀膜行业的“旁观者”。
     
      1994年4月,林政乾离开台湾,成为台湾亦铭光学公司派驻厦门富华光学一名经理人。富华光学的主要业务是眼镜的研发及生产。由于大陆低廉的劳动力和生产成本,当时盛行“台湾亦铭接单-厦门富华光学生产-出口营销世界各地”的模式。在厦门富华光学生产基地,林政乾一待就是7年。
     
      2001年6月,林政乾成为苏州柏霆光电的一名经理人,公司的主要业务是研发、生产笔记本电脑的EMI薄膜(电磁屏蔽薄膜)。
     
      长久接触真空镀膜这项技术,一个念头不断响起:目前只应用在产品內部的功能薄膜,将来能否应用到产品外部?
     
      “为什么不自己做?”林政乾把想法告诉共事多年的好友戴明光,两人一拍即合。2007年10月,融睿纳米在苏州成立,专注真空镀膜研发与材料特殊纹理处理加工服务。
     
      随后,融睿纳米把业务范围扩大到PC(个人电脑)、PMMA(俗称有机玻璃或亚克力)、PET等塑胶板及玻璃表面镀膜。
     
      以微米为计量单位的镀膜,肉眼几乎无法察觉出它的厚度。但就是这一层薄薄的膜,成为了目前所有3C产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经过多年的发展,融睿纳米专注研发外包服务和小批量定制生产,服务对象包括松下、索尼、华为、联想、中兴等几十家著名企业,公司实力在华东地区跻身前三。
     
      以研发安身立命的融睿纳米,专注真空镀膜,在业内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突破:
     
      公司研发的笔记本键盘防指纹膜,能够有效防止指纹等污渍残留;
     
      研发的后视镜行车记录仪镀膜,能够将实时环境图像呈现在后视镜上,不同物体上的镀膜折射出五彩斑斓的光芒;
     
      研发的应用于电子产品表面的杀菌工艺技术,可让3C电子产品表面自动杀菌……
     
      11年来,融睿纳米的研发团队一共拿下1个外观设计专利,2个发明专利,8个实用新型专利,还有多项发明及实用新型正在审核中。
     
      支撑研发的,除了公司自有的研发团队,还有强大的后盾。融睿纳米与苏州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深入合作,打通产学研合作的通路。
     
      “成长的烦恼”
     
      据中国真空学会统计,2017年,中国真空镀膜产业的销售额为1万亿元左右,预计到2020年,真空镀膜产业年销售额将达1.3万亿元。
     
      “车间太小,地不够大。”研发服务和定制生产让融睿纳米渐入佳境,但面对庞大的市场空间,林政乾遭遇“成长的烦恼”。
     
      位于苏州虎丘区的厂房仅有1200平米,就像在“螺丝壳里做道场”,林政乾感觉有浑身的劲却使不出来。如果扩大生产,势必要增加机器设备,没有更多的地方安置这些“大家伙”,何来扩大产能?


                                       


    融睿纳米生产车间
     
      不断发展拥堵的城市,不断攀升的劳动力成本,让一些公司不得不向城市周围转移……近年来,城市扩张和转型升级引发的产业转移浪潮,给林政乾带来新思路。
     
      为了解决产能扩大问题,林政乾开始四处奔走,为企业选址。宿迁、桐乡、巢湖……周边许多地方都留下他实地考察的足迹,但考察的结果都不能令他满意。
     
      在一次行业交流中,林政乾与华夏幸福产业服务团队结识,来安产业新城进入视野。
     
      位于安徽滁州的来安产业新城,区位优势极佳。地处南京半小时都市圈核心层,与国家级南京江北新区仅一河之隔,是宁滁一体化发展先导区和安徽东向发展桥头堡。“不在省会城市,却享有省会城市的便利!”林政乾有些心动。
     
      在跟华夏幸福产业服务团队的多次接触中,林政乾了解到,这支产业服务团队的成员大多是行业资深人士、地方招商系统人士,对企业发展的需求非常了解。
     
      客户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华夏幸福产业服务团队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帮助融睿纳米对接潜在客户。在来安产业新城,华夏幸福将重点打造新型显示、新能源汽车及核心零部件等产业集群,产业集群内的很多企业都是融睿纳米的客户或潜在客户。此外,从来安产业新城驱车约半小时,就能进入南京。作为我国新型显示产业基地,南京聚集了中电熊猫、夏普、LG、瀚宇彩欣等显示行业巨头,都是融睿纳米的潜在客户。
     
      这些“得天独厚的优势”,让林政乾暗暗下定决心,“就来安了”。
     
      “破壳而出”
     
      2018年3月,融睿纳米与华夏幸福签约,在来安产业新城建设“新型显示产品镀膜项目”,致力于真空镀膜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自林政乾离开台湾来到大陆发展、接触到镀膜技术,已经过去24个春秋。镀膜已从最早应用到眼镜行业,逐渐拓展到笔记本电脑,再到手机上广泛使用。融睿纳米始终紧跟产业发展的脉搏,站上了一个又一个新台阶。
     
      随着技术逐渐成熟,融睿纳米将触角伸到汽车领域。
     
      带有摄像功能的汽车后视镜,符合人眼观察习惯的抬头显示仪,新能源汽车车标……林政乾向我们展示公司的新产品。这些原本普通的汽车零部件,已经拥有了全新的功能。其中的关键,正是真空镀膜的应用。


                                              

                                                                              工人在检查真空镀膜产品
     
      庞大的汽车工业,正在经历着历史上最剧烈的变化:新能源车正在冲击传统汽车,无人驾驶蓬勃兴起。
     
      “无人驾驶的秘密可以藏在车标里。”林政乾握着手里的车标,充满信心。
     
      林政乾介绍,汽车视野最佳的地方就在引擎盖区域,尤其是车标的位置。通过暗藏在车标里的传感器,接收周围环境的变化信号,可以帮助汽车更好的实现无人驾驶。如何让车标兼具美观和信号接收能力?是真空镀膜行业的新课题。
     
      目前,融睿纳米已经成功研发出一种新型车标镀膜,能够有效增强传感器信号接收能力,与比亚迪、吉利、丰田等汽车制造商建立合作。
     
      在来安产业新城,融睿纳米将在30亩的土地上建设新厂区,“产能将提高10-20倍,产值也能提高10-20倍”。
     
      林政乾表示,在来安产业新城的新厂区建设完成后,在苏州的厂区将全部搬迁,最终在来安实现研发、生产、销售一体化。
     
      这次调整对融睿纳米的意义,林政乾形容为“破壳而出”。在来安的新型显示产业集群中,融睿纳米将迎来发展新纪元。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sk77.cn/news/show.php?itemid=1087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智能装备网 0769-33393889-

    粤ICP备14079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