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智能装备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 » 正文

    自动驾驶事故频发 企业采取了这些应对方式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10-30 10:29:21    浏览次数:103    评论:0
    导读

    日前,苹果自动驾驶汽车再度发生交通事故,还好并未造成人员伤亡。在自动驾驶汽车安全事件不时发生的背景下,不少企业已经开始调整自己的商业化与宣传策略。自动驾驶事故频发企业采取了这些应对方式  目前,自动驾驶汽车发展十分迅速,商业化落地步伐不断加快。不过,由于受到多方面影响,自动驾驶汽车现在还无法确保百

       日前,苹果自动驾驶汽车再度发生交通事故,还好并未造成人员伤亡。在自动驾驶汽车安全事件不时发生的背景下,不少企业已经开始调整自己的商业化与宣传策略。

                                

                                               自动驾驶事故频发 企业采取了这些应对方式
     
      目前,自动驾驶汽车发展十分迅速,商业化落地步伐不断加快。不过,由于受到多方面影响,自动驾驶汽车现在还无法确保百分之百的安全。近年来,关于自动驾驶汽车的安全事故时而发生,为行业敲响了警钟。
     
      前不久,据外媒报道,苹果公司一辆自动驾驶测试车辆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据悉,发生事故时,苹果自动驾驶汽车并未处于自动驾驶状态,而是在人类司机的控制下行驶。这是近期苹果自动驾驶汽车发生的第二场交通事故。
     
      从事故发生地的监管部门调查报告可知,苹果自动驾驶测试车辆在10月15日上午,自北沃尔夫路左转到斯图尔特大道时,发生了侧滑,随后被一辆越界行驶的丰田凯美瑞撞上。当时,苹果自动驾驶汽车的车速约为5英里/小时,丰田凯美瑞约为15英里/小时。
     
      据报告显示,车祸造成两辆汽车轻微损伤,车祸发生后也通知了警察,丰田凯美瑞的司机没有交换信息就离开了现场。
     
      苹果自动驾驶汽车上一次发生交通事故是在8月份,一辆汽车追尾了正在自动驾驶模式下进行测试的苹果测试车。值得一提的是,苹果自动驾驶汽车这两起车祸都发生在其总部附近,且事故中苹果自动驾驶汽车都是被撞的对象。
     
      就现在为止,还没有苹果自动驾驶系统出现故障的消息曝出,这令人安心一些。除了加利福尼亚州意外,亚利桑那州、密歇根州、内华达州和宾夕法尼亚州都有自动驾驶汽车在进行路测。不过,只有加州明确要求涉及自动驾驶汽车的每一起事故都要通知公众。
     
      作为全球唯一的万亿级科技巨头,苹果公司尚且无法真正保证自动驾驶的安全性,而其他自动驾驶汽车行业的领军企业也难逃测试车祸厄运。此前,优步、特斯拉以及谷歌旗下Waymo的自动驾驶汽车都曾先后发生了多起车祸,甚至造成了人员伤亡。
     
      2018年3月,优步公司一辆自动驾驶汽车在亚利桑那州进行夜间路测时,与一名横穿马路的女子意外相撞,造成该女子死亡。事故发生时,Uber测试汽车正处于自动驾驶模式,以38英里的时速行驶。当时,车上配有一名安全员司机进行监管。受到这次事故影响,优步暂停了在凤凰城、匹兹堡、旧金山和多伦多等北美城市的自动驾驶测试。
     
      自动驾驶汽车事故此起彼伏,一次又一次地冲击着人们对这项新兴技术的信心。自动驾驶技术究竟能为人类带来什么好处,而目前事故频现的原因又在哪里呢?
     
      根据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统计,平均每年美国公路上会发生近4万起致命交通事故,当中90%都是由于人类的错误引起的。因此,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在于取代人类,从而避免出现醉酒驾驶、分心、疲劳驾驶等情况。
     
      现在有关自动驾驶汽车的讨论大多停留在纯经济角度,大家只考虑到了它的商业应用,比如在出租车和卡车行业替代司机降低运营成本。不过,这一切的前提是自动驾驶技术比人类驾驶员安全得多。
     
      在自动驾驶技术完全成熟前,扮演主导地位的是人类,而非机器。在自动驾驶汽车发展及应用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很多司机对自动驾驶系统产生了盲目信任,以至于放松了警惕,致使酿成大祸。为此,很多自动企业都开始谋划发展人工智能监视系统,提醒走神、瞌睡或错误操作的司机。
     
      另外,还有一些企业开始审视自己的宣传策略,并予以调整。日前,特斯拉已从所有的车辆预订界面下架了“全自动驾驶”选项,仅剩“增强自动辅助驾驶”供选择。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在个人社交平台上表示,该页面对于“全自动驾驶”的描述会对用户造成了困扰,所以将暂时从预订选项中去除。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sk77.cn/news/show.php?itemid=1056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智能装备网 0769-33393889-

    粤ICP备14079244号